近日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《关于调整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和实施要求的公告》,提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CCC认证改革的措施。最让业界关注的是,汽车内饰件等产品不再实施3C认证管理。这样一来,众多消费者表示了担心。在他们看来,如何有效保障产品质量的监管尚未解决,现在还将国家把关的一道坎给撤掉,难免会使流入市场的相关产品更加鱼龙混杂。对此,有业界专家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。
官方解释3C认证应有所取舍
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《关于调整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和实施要求的公告》中,作出了几点改变:一是将部分产品调出目录,将汽车内饰件、汽车门锁及门保持件等18种产品调出CCC认证目录,不再实施CCC认证管理。二是完善评价方式,扩大企业自我声明实施范围,将汽车安全带、汽车座椅及座椅头枕、汽车行驶记录仪等17种产品,由第三方认证方式转为自我声明评价方式,由企业依据《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我声明实施规则》完成自我评价,不再发放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。
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秦宜智的解释,CCC认证一直聚焦在消费者普遍购买使用、对人身健康安全存在风险隐患的消费品领域,或应用较广、风险较高,虽非普通消费品但对人身健康安全影响较大的产品领域。因此,要确保将与消费者人身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产品,及时纳入CCC目录,把该管的管好,与此同时,对行业管理相对规范、产品安全质量风险可控、对消费者人身健康安全影响较小的产品,坚决调出CCC认证目录,持续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。
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司长刘卫军也介绍,由第三方认证方式转为自我声明评价方式,对生产企业来说,因为没有第三方认证机构的担保和背书,企业在样品检测合格的基础上,需要自己确认并承诺具有持续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。
车主、专家纷纷提出质疑声音
不过 ,消费者及业界专家,对于国家将汽车内饰产品移出CCC认证范围,也有不同的解读。有些消费者觉得,取消了CCC认证的汽车内饰产品,这无疑对未来质量保证带来了安全隐患。不少车主提出质疑:这是要对假冒伪劣开绿灯?也有消费者不以为然,觉得这本来就是多一个证少一个证的区别而已,不需要太较真。
某自主品牌经销商的销售人员告诉南都记者,理论上认证肯定要有,毕竟所有产品在市场流通都需要一个认证,否则就会更容易出现假货、劣质品以及问题产品,“这些内饰件即使取消了3C认证,但出厂前仍然要达到厂家的检验标准,所以,在质量上应该有保障。”该销售人员指出。
也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目前实施的CCC认证并非是质量的标志和保证,而是一种最基础的安全认证,相当于市场准入证明。所以,内饰件调出CCC认证管理对于质量的把控没有太大影响。
一名汽车行业多年的业界专家就旗帜鲜明地持否定观点。该专家表示,汽车内饰件最大的问题就是环保问题,“外表不好看,车主会不选择,但用了什么原料?车主是不知道的,超标的材料,将会慢慢对人体健康带来伤害。结果,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及后果,还是要由消费者来买单。”
同时,这名专家还指出,现在众多品牌汽车生产厂的新车,只要样车通过了工信部的检验,合格证拿到手。因为出厂后不用检验,所以在批量生产的时候,大多不选用原来样车使用的材料,原因是要有效降低生产成本。毕竟,新车6年后才年审,即使出现问题,也不关他们的事了。
图文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